b)教师向学生介绍使用收纳箱进行物品整理和摆放的方法,如将相似的物品放在一个收纳箱中,将不常用的物品放在高处等。
学科:家政教育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具:教室模型、收纳箱、彩色便利贴、计时器
教学目标:
1.了解教室收纳小技巧的重要性。
2.学习使用彩色便利贴进行物品分类和标记。
3.学习利用收纳箱进行物品整理和摆放。
教学内容:
1.引入(5分钟):
教师利用教室模型引导学生讨论教室收纳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10分钟):
a)教师向学生介绍彩色便利贴的分类和标记方法,如使用不同颜色的便利贴对不同种类的物品进行分类,使用彩色便利贴标记物品所在的位置等。
b)教师向学生介绍使用收纳箱进行物品整理和摆放的方法,如将相似的物品放在一个收纳箱中,将不常用的物品放在高处等。
3.操作演示(15分钟):
教师将模拟的教室模型放在讲台上,并给学生展示使用彩色便利贴进行分类和标记,以及使用收纳箱进行物品整理和摆放的方法。
4.小组合作(15分钟):
a)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彩色便利贴和收纳箱。
b)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用便利贴对模拟教室中的不同物品进行分类和标记。
c)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利用收纳箱将模拟教室中的物品整理和摆放。
d)学生记录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并在课堂上进行比较。
5.总结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彩色便利贴和收纳箱的使用方法对教室收纳的重要性以及更好地利用空间的优势。
6.课后作业:
学生回到教室后,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利用彩色便利贴和收纳箱组织教室的物品,并记录所需的时间。
扩展活动:
1.学生可以参观其他教室或写字楼,观察不同教室的收纳方式,了解其他有效的教室收纳小技巧。
2.学生可以撰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教室收纳小技巧,并分享自己的收纳心得。
注:教案中的教学时间和具体教学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